查看原文
其他

不说《比利林恩》的120帧,李安仅凭这一点在国内就没人能够超越

2016-11-12 热水君 万达电影生活




经历了昨天的“剁手大战”,今天大家应该解放双手放松一下了。


正在热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让李安重回大众视野。关于金牌导演李安挑战不同电影题材的故事尽在本期《小万说电影》


时长05:3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o0344r6g08v

看完了视频,相信大家已经对李安本人和他作品的风格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李安的情感一贯内敛丰富,这也让他将无处发泄的情感都倾注到电影中去了。




 李安采用3D/4K/120帧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李安的每部电影有着浓重的李安风格:注重表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副标题永远都是“理智与情感”、将人物内心世界无限放大。

 

 

李安现场指导主演乔·阿尔文


有人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李安亦是如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李安。


但我们每次看李安的作品,总有一个感觉告诉我们:没错,这是李安。




李安获得奥斯卡5次提名,3次获奖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剑 



《卧虎藏龙》是小万最喜欢的武侠片之一,它所到达的高度是日后无数中国电影人无法企及的。




李安心中的这个江湖,讲的是情欲、最复杂的是人心。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李安的江湖中心正是人心。


李安在刻画人物情感的时候,把他们禁锢在深受“中式封建思想”的格子里,想要逃脱牢笼,又顾忌教养和规矩。






正如男主李慕白,明明心中有欲。


一生却压抑自身情感,困兽犹斗。被动充当禁欲系江湖大侠,道家的规矩更是让他不敢踏进雷池半步。






所以他一直坚持“存天理,灭人欲”的行走江湖风格,宁愿放弃一生挚爱,也不会对兄弟孟思昭做出“不义之事”(对俞秀莲),也不敢道破对徒弟玉娇龙的暧昧。


在当时的中国传统儒道礼教社会中,许多人的情感只能被压抑、永远埋藏心底。






李慕白是真君子、是江湖大侠,但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李安为了突显李慕白的“禁欲”,还把玉娇龙刻画成更像西方人的思想与审美,是个敢于寻找快意江湖梦的自由主义。




敢爱敢恨的西部牛仔性格更像是为普通的美国观众准备的。


李安的《卧虎藏龙》并不在于展示了多少武打场景和中国功夫,而在于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让众多美国人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江湖人文内涵。


而不同文化、不同际遇的人,在看《卧虎藏龙》时心中所呈现出来的江湖也不尽相同。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安叔的儒家气质和细腻的心思在《断背山》中体现的淋漓精致。






可能根据那个时候社会的风气,那座断背山就是“曾经经历但不会再拥有,曾经相爱但不能再深爱。”


但现在的人们再看,会觉得断背山“看似说的同性爱情,其实也能看得到人生。”






李安在《断背山》中大量使用美国牛仔文化,用稀少而意味深长的台词,将内心丰富、不善言辞的男人之间最原始的感情互动,还有薄荷色天空与褐红山脉的强烈视觉进行对比。


细致再现了两个孤独的灵魂如何承受着那个时代巨大的压力与煎熬,迸发出不顾一切、不可磨灭的感情。




“我想知道该如何戒掉你”


李安认为《断背山》不是为同性恋权利的呼喊,也不是对同性恋保守的观察。


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底线就是爱情故事。简单说李安放大了人物内心情感,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而已。




这一幕不知哭红多少人的眼


断背山,或许不仅仅是“禁忌之恋”,是压在每个人心底一段不可多得的回忆,而每个人想到的答案也都不一样。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姑且不说李安首次使用3D技术,更多的是在情感基础上增加了关于信仰的成分。


“我为什么要相信,如何‘选择’去相信?”





一人一虎海上漂流,不是同一物种,更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如何进行剧情、烘托人性,又如何让观众看懂都是极大的难题。


而李安做到了。






李安对整部影片的节奏把非常自如,不急躁不拖沓、不喧杂不沉闷。


以温和的色调、柔美神秘的配乐、简单明了的故事主线、时隐时现的哲理指引观众挖掘故事背后的奥义。






少年派和孟加拉虎海上漂流的这227天,绝境中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彼此依托共造新的信仰,将人性和兽性组合成新的希望。






“我们已身陷泥沼,我们只拥有彼此。”


最终凭借这个信仰坚持到了岸边。


故事虽然简单,但李安把孤独无助的派,与凶猛危险的孟加拉虎之间的羁绊放大。






结尾派与虎的离别,很多观众也看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经历:想丢掉又舍不得丢,想放弃又不甘心放弃,当有一天突然消失,你还没有来得及告别。



 每个人的心中都该有一次中场休息

 


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依然延续了将情感放大进行到底的风格,用心理节奏取代故事节奏、用心理冲突取代故事冲突。


讲述的故事十分简单,简单到可以一句话剧透完毕。


但李安这次更想说的,是“感同身受”四个字。




比利·林恩内心复杂


随着大兵比利·林恩在橄榄球赛中场休息的短短时间内的心理挣扎、闪回插叙伊拉克战场3分43秒的武装激战。


将成长、战争、政治、烟花掌声、功名利禄的残酷直抵内心,加上李安挑战3D/4K/120帧新技术,用高清晰流畅的画面记录演员们每一个神情和眼神,内心戏在脸上全然藏不住。






通过将危险的伊拉克战场与歌舞升平的半场休息进行平行剪辑、相似性转场,在鲜明对比下突显大兵们时刻忘不了战场的阴影。




手枪与烟火的相似性转场


再加上大量细节侧面表现士兵归来后的“受宠若惊”,如每次出现烟火、巨响时的警惕紧张和瞬间联想都可以证明已经深深刻下烙印的战斗记忆。


比利·林恩在经历一系列的挥之不去、如鲠在喉的战争阴影和是否退伍的纠结之后,还是做出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做的决定——回到战场。




李安曾谈到,120帧允许主观介入,比以前更注重从主角的眼光出发,希望观众能够达到“主角个人的感同身受”,不仅仅是以叙事为主,而是以整理思绪为主。


成长也许就是一场孤独的战争:如果只能委曲求全的活在这个糟糕的世界,宁愿真真切切而痛快的赴死。




李安说:“The story is yours!”


李安依旧是运用各种离现代人生活较远的电影题材来反映最现实生活的事儿。


相信每个处在纠结矛盾中的小伙伴在看到结尾都会释怀一笑,突然有种随时可以放弃此前那些拘泥不前的觉悟。






李安没变,还是为内心的疑问寻找答案,如果《少年派》是“天问”,《比利·林恩》除了“天问”还有“国问”。


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这样的一次中场休息,来反思自己。





我们看电影,是从外而内,先通过画面得到感官刺激,而后被电影中折射的社会现实震动,发自内心地为故事叫好。


而更好的电影、优秀的导演,会让你从内而外,感受到电影故事和人物情感带来的震撼,这也是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人生丝毫不亚于电影的故事,看李安的故事也不能仅仅看到流于表面的励志。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李安,视角各不同,你看到的就是你的人生。




【猜你喜欢】

点击即可阅读


400张票让你爽 | 手把手教你如何治理熊孩子


《驴得水》删减吻戏曝光,《蝙蝠侠》剧本一团糟?这期料够足!


性感女神有很多,但能完美演绎“爱情动作片”的只有盖尔·加朵一个


她明明只是一个污丧贱的女屌丝,却偏偏让很多人都看哭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